之前肺炎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溫州人在義大利經營皮件成衣代工廠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搞得大家都覺得應該所有的精品都是中國人做的。
但其實據我所知,像是有限購政策的那幾個大牌,其實他們的工坊或代工廠大多原本是歐洲老式家族企業,被品牌以直接買下或入股方式合作,很少找像新聞所提的那種中資代工廠。這不是因為品牌很有良心不想 cost down,而是因為他們也不信任中國人不會把模具、技術、甚至成品外流。最多是旗下工廠產能真的趕不上需求的時候,把一些價格偏低、技術要求不高的小皮件、小配件外包出去而已。
即便是真的中資經營的代工廠,也是有分正派合法報稅經營跟偷雞摸狗型的,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的牌子越偏好找正派經營的工廠,畢竟要是被爆料一個「 XX 牌血汗工廠雇用非法移民」,公關費不知道要花多少才能洗回來。The New Yorker 雜誌在 2018 年就做過對於義大利 Prato 地區中資代工廠的報導,文中也提過,比較大的牌子現在其實比較喜歡跟合法報稅、最好員工有一定比例義大利人的工廠合作。 2015 年以前的情況比較亂一點,根據報導 Gucci 也曾被爆料過因為價格壓太低,導致義大利人開的代工廠必須二次轉包給中資血汗工廠做不然不划算的故事。
個人是認為,不論產品是不是中資代工廠所生產,消費者要學會判斷品質才是根本,就算是直營工坊,趕貨時叫經驗不足的員工加入生產或是使用次一級的皮料也不是不可能,看看那些精美的血管紋或是翹邊的愛馬仕 ... 🙈。
附圖是品質正常的杏仁綠 Bearn 皮夾,常看各大代購或二手社團應該不難遇到翹邊的 Epsom 皮跟血管紋的 Togo 皮🎃。
The New Yorker 雜誌報導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Q7p9K9